近年来,随着全球氢能产业的迅猛发展,碱性电解槽核心组件——隔膜的性能及稳定性表现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近期某大型硅业项目中,对比其他头部槽商使用进口隔膜和传统老牌国产隔膜的电解槽设备,采用苏州月莫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PPS隔膜的新一代碱性电解槽设备以稳定运行超3000小时的优异表现脱颖而出,其开机数据运行稳定性更为优异。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国产隔膜技术的突破,也为氢能产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全新标杆

——月莫PPS隔膜:性能与认证双重保障——

苏州月莫新材料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深耕碱性电解槽隔膜领域,其PPS隔膜产品凭借高气密性、低电阻、强机械性能等核心优势,成为行业标杆。产品通过国际权威机构DEKRA德凯AOC认证(依据DEKRA K200:2024标准),标志着其质量与安全性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1、技术创新

月莫PPS隔膜采用先进制备工艺,孔隙率与孔径分布优化设计,主推型产品气密性稳定保持500毫米水柱以上面电阻值维持在0.20Ω·cm²以下(60摄氏度测试环境),有效防止氢氧混合,保障电解槽长期高效安全运行。  

2、耐久性突破

通过业内唯一的全自持原料纺纱、纱线编织与多道隔膜后处理工艺,使得隔膜机械强度远远高于行业其他优秀同行对于设备内部复杂多变的工况环境更加耐受,寿命和稳定性表现更加卓越  

—国产替代加速:打破进口垄断,推动产业升级— 

长期以来,碱性电解槽隔膜市场被海外企业垄断,进口产品价格高昂且供货受限。月莫新材料的崛起,为国产替代注入强心剂  

1、成本优势

相比进口PPS隔膜,月莫产品在同等性能下价格下降了20%左右,更具市场竞争力,助力国产电解槽整体装配成本下降

2、性能对标

在近期项目中,月莫隔膜电解槽的氧中氢值稳定控制在2%以下,气体阻隔性与进口产品相当,且相同电密条件下整体运行能耗相当,彻底成为了PPS隔膜的“进口平替”。

3.规模化应用

月莫PPS隔膜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多个绿氢示范项目,客户反馈其“运行稳定性提升30%以上,性能相比进口产品毫不逊色,维护周期延长2倍以上”。

——技术护城河:专利布局与产学研协同——

月莫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构建了覆盖材料、工艺、应用的专利矩阵  

1、专利支撑

月莫2024年获批“亲水电解水用PPS隔膜制备方法”专利(CN 118223072B),通过磺化改性与编织工艺优化,显著提升隔膜亲水性与导电性。  

2、产学研合作

月莫持续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多家行业头部槽商深度合作、联合攻关,开发出薄款低能耗型、厚款低渗透型、封边型等多种参数隔膜,兼具高离子渗透率与耐腐蚀性,适配方形槽、圆形槽、高压槽、常压槽等多种电解槽类型。  

3、行业标准制定

月莫凭借其深厚的自主研发能力,始终站在隔膜行业最前沿。其参与起草了《碱性水电解制氢用PPS隔膜的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碱性水电解制氢电解槽用PPS纤维隔膜技术规范》、《碱性水(ALK)电解槽安全性能检测方法》、《碱性水(ALK)电解槽性能检测方法》团体标准,体现了月莫的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行业展望:氢能黄金赛道上的“中国芯”——

据《2024-2030年碱性制氢电解槽PPS隔膜市场研究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隔膜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中国占比超40%。月莫新材料正加速产能布局,逐步完善隔膜自动化生产产线,目标覆盖全球30%以上市场份额。  

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高性能、低能耗、长寿命的制氢隔膜研发,推动氢能装备国产化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正如月莫总经理尚庆冲所言:“在国内制氢隔膜‘内卷’及相关标准完善之后,不仅隔膜性能实现了大幅度提升,用户对于隔膜的要求也更为严苛,国产PPS隔膜已告别了质量参差不齐的时代,进入了高性能发展阶段。”

从技术突破到市场验证,月莫以“硬核”产品证明:国产隔膜不仅能替代进口,更能引领标准。在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月莫的每一步创新,都在为全球绿氢经济注入更多“中国动力”

来源:月莫新材料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预测,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达3715万吨,2050年达9690万吨。有分析认为,电解水制氢将逐步作为中国氢能供应的主体,在氢能供给结构的占比将在2040、2050年分别达到45%、70%。 因此,在“双碳”背景下,电解水制氢项目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促进行业信息流通,艾邦建有制氢产业交流群,聚焦氢气生产、碱水/PEM电解槽(隔膜、极板、催化剂、极框、密封垫片等)、PPS、质子交换膜、钛金属、镍网等产业链上下游,设备,材料,配件等配套资源,欢迎大家加入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