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编制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要求地方推出落地政策;在7月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国家再次提出要通过健全体系、加快完善和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21世纪终极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氢能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氢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氢气储运装备的发展对推动氢能行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高压气态储氢装备发展史,了解其发展历史与趋势。

01

高压气态储氢装备的初步探索

从1783年法国化学家安东尼·拉瓦锡命名氢,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对氢能开展研究,由于高压气态储氢技术瓶颈、成本高昂及市场接受度低等因素,储氢装备技术发展缓慢;直到氢能逐步的兴起,小规模、分布式储存需求增加,国内储氢装备开始采用钢带错绕式储罐。这种储罐采用钢质内胆,外部用钢带错绕提高强度,单个储罐水是容积1-10立方米的圆柱体,工作压力一般为45-90MPa,这种储氢装备储存量较小,无法分级调压,投放市场近10年后,逐渐被固定式瓶式容器组替代。

一起走进高压气态储氢装备发展史

02

高压气态储氢装备的技术发展

随着储氢装备技术的发展,瓶式容器组已成为目前的主流高压气态储氢装备。瓶式容器组由多个瓶式容器组成,可根据客户需求自由排列组合,水容积可以达到数十立方,工作压力一般为45MPa和90MPa,最高可储存数万立方氢气。自2020年起,蓝能先后面向市场推出国内首台套45 MPa储氢瓶式容器组、90MPa储氢瓶式容器组,填补国内空白。蓝能采用旋转双面喷淋淬火工艺攻克了厚壁容器淬透性难题,保证了储氢容器厚度1/2处的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且单瓶几何容积大,总容积相同的瓶组占地面积小,安全间距大,产品投放市场后迅速成为客户首选,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一起走进高压气态储氢装备发展史

03

储氢装备的未来趋势

除了高压气态储氢,目前还主要有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以及固态储氢等储氢方式。

储氢方式比较:

储氢方式

核心技术

优点

技术

气态储氢

高压压缩

成本较低

常温操作

储氢能耗低

充放速度快

储氢密度小

储存容器体积大

存在氢气泄漏和容器爆破风险

技术成熟

当前应用最广泛

低温液态储存

低温绝热

能量密度大

体积密度大

加注时间短

成本较高

制冷能耗大

绝热要求高

技术成熟

主要应用在航空等领域

有机液态储存

有机储氢介质

储氢密度大

稳定性高

安全性好

运输便利

储氢介质可多次循环使用

成本较高

脱氢温度高

能耗大

氢气纯度不高, 有几率产生杂质气体

无主要技术障碍

固态储存

物理或化学吸附储氢

安全性好

储氢密度大

氢纯度高

运输便利

可快速充放

成本高

储放氢存在约束

热交换较困难

放氢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尚在技术提升阶段,已在分布式发电、风电制氢、规模储氢中的到示范应用

目前高压气态储氢装备正向着更安全、大容积、高压力、低成本、全过程运维监测方向发展。随着碳纤维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技术的发展,钢质内胆纤维缠绕瓶式容器组(II型)、铝内胆纤维全缠绕瓶式容器组(III型)、塑料内胆纤维全缠绕瓶式容器组(IV型)也成为高压气态氢气储存的发展方向。

在移动出行领域,蓝能与法国彼欧集团合资的彼欧蓝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生产全球先进的塑料内胆碳纤维缠绕储氢瓶(IV型),它采用先进的内胆复合材料、以及塑料内胆与钢质瓶口的“BOSS结构”,该产品量产后将进一步推动储氢装备在绿色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起走进高压气态储氢装备发展史

对于液氢储存技术,目前已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在未来将存在巨大商业机会;而有机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受各种局限,预计短期内不会成为主流。

从2019年3月,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到202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强调了要将氢能确定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如今氢能行业政策规范的不断推出与完善,储氢装备的技术进步一直伴随着我国氢能行业的发展。蓝能厚植氢能储运装备领域多年,见证了储氢装备行业从初步探索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也不断积极融入行业发展大潮,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浙江蓝能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浙江蓝能):一起走进高压气态储氢装备发展史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