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本文就一起来看看它的发电效率、热力学效率等。
氢燃料电池发电效率解析

系统发电效率=可逆热力学效率(94.53%,25℃)×电化学效率×燃料利用率×系统部件效率(除去各子系统部件损耗):

 

(1)可逆热力学效率

 

代表燃料分子和氧气分子完全反应产生的能量,用来作功的最大值(需考虑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

 

氢燃料电池发电效率解析
 

电化学反应发电本质上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电荷转移,气态水变液态水的过程没有什么贡献,因此,氢气发电要用低热值。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开尔文表述),即不可能把1公斤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来的热量全都用来作功(变成电能)而不引起变化。

 

这个变化,正是以“熵”为特征的热。因此,任何装置使用化学能(燃料)发电作工,都有一个天然的极限转换效率。

 

对于燃料电池来说,即可逆热力学发电效率,就是燃料电池能达到的最高理论发电效率。

 

氢燃料电池发电效率解析
 

常温(25℃)下,理论上1kg氢气可以发500mol*241.8/3600kJ=33.58度电;按照目前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工况发电的最高额定效率算(60%,已包含可逆热力学效率),实际上1kg氢气可以发500mol*241.8/3600*60%=20.15度电

 

(2)电化学效率


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存在损耗的,主要来源于反应过程中的极化现象,包含欧姆极化,电化学活化极化和气体扩散极化(浓差极化)。电化学效率是衡量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水平的关键。

 

(3)燃料利用率


燃料参与反应的比例。有的燃料电池可以通过循环泵,把流过电堆但没有参与反应的燃料再次循环利用,所以利用率就会很高,但也会有损失;有的燃料电池把没有参与反应的燃料给烧掉,以热能形式输出,此时燃料利用率就只能算参与反应的比例。

 

(4)系统部件效率

 

水管理、热管理、气体(氢气、空气)供应、控制-电管理等子系统部件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电或热)。

 

如果采用热电联供,还需要加上热利用效率,即:系统综合效率=系统发电效率+热利用效率。

 

热利用效率:被利用的热能/输入燃料的能量。需要注意:必须是对外输出、产生热效益的部分才算“被利用的热能”。


比如常见的高温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工作温度高达600~1000℃,排出的气体都会有高品位余热,可用于家庭、商业场所、公共单位的热水供应、冷链、生鲜超市、数据中心的高温蒸汽联合制冷机制冷。

 

热电联供往往是高温燃料电池才有的技能,常见的低温燃料电池,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碱性燃料电池(AFC),相对来说,回收热能十分有限。

来源:广州白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节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好,艾邦氢能源技术网(www.htech360.com)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开通,主要分享氢燃料电池堆(双极板,质子膜,扩散层,密封胶,催化剂等),储氢罐(碳纤维,环氧树脂,固化剂,缠绕设备,内层塑料及其成型设备,储氢罐,车载供氢系统,阀门),制氢,加氢,氢燃料汽车动力系统等相关的设备,材料,配件,加工工艺的知识。同时分享相关企业信息。欢迎大家识别二维码,并通过公众号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和通讯录。 艾邦氢能产业链通讯录,目前有2200人加入,如亿华通、清极能源、氢蓝时代、雄韬、氢牛、氢璞、爱德曼、氢晨、喜马拉雅、明天氢能、康明斯、新源动力、巴拉德、现代汽车、神力科技、中船712等等,可以按照标签筛选,请点击下方关键词试试 资料下载: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