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以“无碳世界,与氢同行“为主题,由天合元氢、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中国能源报共同举办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天合元氢新品发布会”在常州成功举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绿氢供给潜力巨大,以绿电制绿氢,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天合元氢董事长高海纯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性,成为可再生能源制氢最重要的一环。与氢能产业相比,中国光伏产业已在全球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光伏制氢可实现生产源头的无碳化。同时,氢作为储能介质具有比锂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适合作为长时间储能手段,从而解决光伏发电所遇到的日间不平衡、季度不平衡等问题。光伏、储能、氢能的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天合元氢董事长高海纯致辞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致辞中表示,在能源加速转型背景下,高比例新能源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大量储能承担削峰填谷、改善电能质量、提升运行稳定性的作用。绿氢既可提供季度级别的长时储能,又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在难以通过电气化实现深度脱碳的钢铁、化工等工业领域,绿氢甚至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绿色技术。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致辞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社总编辑谭介辉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已出台多项绿氢相关支持政策,我国绿氢规模化应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居全球第一,绿氢供给潜力巨大,以绿电制绿氢,助力能源转型发展成为行业共识。这其中,大规模、低成本制取绿氢尤为关键。这对制氢设备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后,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秘书长陈学谦,TÜV 北德工业部产品认证经理李贤洋分别围绕围绕绿氢、新能源制氢前景等内容做了精彩演讲。
在新品发布环节,天合元氢“天擎”系列新品重磅发布。据介绍,本次下线的成套碱性电解水装置主体设备包括电解槽、后处理装置、氢气纯化装置、干式变压器、整流柜、控制柜、配电柜、除盐水冷却装置等,由天合元氢公司自主独立设计并生产制造,整个生命周期没有污染排放,具备绿色环保特性。
天合元氢副总经理卞铁铮介绍,天擎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电解槽单槽产氢量为1000Nm³/h,为了降低系统成本,天擎电解槽能耗满足国标一级能效的标准,性能领先,单槽产气量最高可达2000Nm³/h。与传统同等级设备相比,电解槽电流密度提高50%~75%,与传统电解槽相比直流电耗降低10%-15%,具有高密度低能耗的特性,可实现多维能源融合,更加契合绿电的发展需求。
▲天合元氢副总经理卞铁铮
适应可再生能源,成为光伏制氢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擎电解槽具备25%-120%宽功率波动的制氢能力,配合独有的控制技术,更好的适配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时,天擎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框架式产品结构,采用标准模块集成,适应大规模解决方案;碱槽框架多对一设计,进一步降低制氢单位系统成本。基于此,在大规模制氢项目中,综合情况下设备投资可减少30%,为规模化更低价格获得绿氢实现了更加可靠的技术基础。
此外,为确保优质的客户体验,天擎系统在智能化方面不断探索,系统具备一键式启停和自动判断风险停机告警的能力,并保留云端数据同步查看与控制功能接口,方便远程控制,让无人值守更放心。更有一体化排污回收设计,实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零排放。
卞铁铮表示,天擎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强稳定性以及长耐久性能等优势特点,可满足多场景应用需求,既可用于燃料电池发电、汽车、船舶和航空等领域,也可产出氢气作为燃料气体或化工原料进入生产,同时还可应用在天然气管道中掺氢和建筑供暖等。
在随后的高端对话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智库未来产业中心主任张长令,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立,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顾东清,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俞红梅,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陆之毅,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长三角大区总经理赵亚军,天合光能集中电站事业群零碳园区负责人韩亚西,天合元氢副总经理卞铁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新能源部战略市场总监张雪分享精彩观点。
文丨 本报记者 仲蕊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能效性能双突破! 天合元氢“天擎”1000m³碱性电解槽重磅发布